老年人白内障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但部分早期或轻度患者可暂缓手术。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手术是唯一根治方式,但需结合患者全身状况、视力需求及医生评估综合判断。
对于视力影响轻微且日常生活未受显著干扰的患者,可定期随访观察。这类患者晶状体混浊进展缓慢,视力维持在0.5以上,通过调整环境光线、佩戴防眩光眼镜、使用放大辅助工具等措施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但需每3-6个月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和眼压测量,监测晶状体混浊程度是否加重,是否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若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认知障碍等手术高风险因素,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稳定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活动期、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过低等情况也属手术相对禁忌。此时可通过更换抗眩光眼镜度数、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当视力降至0.3以下或出现眩光、复视等明显症状时,仍需重新评估手术必要性。
白内障患者无论是否手术,均需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适量食用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延缓病情进展,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防止晶状体脱位。若突然出现眼红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警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