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可通过控制紫外线暴露、补充抗氧化营养素、管理慢性病、避免眼外伤、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预防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的视力模糊,与年龄增长、代谢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1、紫外线防护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晶状体氧化损伤。建议晴天外出佩戴UV400防护太阳镜,选择宽檐帽遮挡阳光,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户外活动。高原地区或雪地环境需加强防护,紫外线反射可能增加眼部损害风险。
2、营养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及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延缓晶状体老化。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每日摄入300克,浆果类水果每周3次,适量进食坚果和深海鱼类。糖尿病患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3、慢性病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会破坏晶状体代谢平衡。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缬沙坦胶囊等控制基础疾病。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保持血压低于140/90mmHg。
4、避免眼外伤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外伤性白内障。从事木工、电焊等工作时佩戴防护面罩,避免尖锐物接触眼部。化学飞溅物入眼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并及时就医处理。
5、定期眼科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早期发现晶状体混浊。视力突然下降、眩光加重时需及时就诊,通过视力表、眼压测量等评估病情进展。青光眼高危人群需增加检查频次。
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室内阅读光线不低于300勒克斯。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眼部微循环,但需避免剧烈头部晃动动作。出现视物变形、复视等症状时禁止自行使用眼药水,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家族中有白内障病史者建议50岁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