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白内障眼睛看不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调整生活习惯、佩戴矫正眼镜、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白内障通常由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糖尿病、眼外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早期白内障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药物延缓进展。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或促进代谢发挥作用,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用药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避免揉眼导致感染。
2、手术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主流术式,适用于视力低于0.3或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手术通过微小切口粉碎并吸除混浊晶状体,再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1-3天视力可明显改善,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
3、调整生活习惯日常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减少强光刺激。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控制血糖血压,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但避免直射光源,阅读时使用辅助照明设备。
4、佩戴矫正眼镜术后初期或暂未手术者,可通过验配高折射率眼镜改善屈光不正。选择防蓝光镜片缓解数码设备使用时的视疲劳,双光或渐进多焦点镜片帮助同时看清远近物体。避免使用放大镜等工具长期替代正规矫正。
5、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检查,监测晶状体混浊进展程度。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检查眼底,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突然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骤降,应立即就诊排查青光眼等并发症。
白内障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低头动作,防止眼压波动。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每20分钟远眺休息。家属需协助标记家中危险区域,防止跌倒。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和重体力劳动,按规范使用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