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手术、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等。髋臼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髋臼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6-8周,期间使用骨盆带固定,配合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后期逐步开始不负重功能锻炼。
2、内固定手术移位明显的髋臼骨折通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髂腹股沟或Kocher-Langenbeck入路显露骨折端,使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等器械进行解剖复位固定。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并早期开始被动关节活动。
3、外固定手术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病例,可先行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使用骨盆外固定架维持骨折对位,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行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期间需每日消毒针道,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4、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或关节面严重破坏时,可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骨水泥型或生物型假体重建髋关节功能,术后第2天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部分负重。需特别注意预防假体脱位,避免过度屈髋内收动作。
5、康复训练骨折愈合后需系统康复治疗,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逐步过渡到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可使用CPM机辅助锻炼,后期加入步态训练和平衡训练。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牵拉导致再骨折。
髋臼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戒烟戒酒以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注意观察下肢肿胀、疼痛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帮助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