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抗凝治疗主要有药物抗凝、剂量调整、监测凝血功能、预防出血等措施。肺栓塞通常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遗传性凝血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抗凝常用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需根据患者肝肾功能及出血风险选择,华法林需配合维生素K拮抗剂监测INR值。
2、剂量调整初始治疗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后过渡至口服抗凝药,肾功能不全者需减少低分子肝素剂量,体重超标患者需按公斤体重计算给药。
3、监测凝血使用华法林时需监测INR维持在2-3之间,新型口服抗凝药需定期检测肾功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需及时复查凝血指标。
4、预防出血避免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前需评估停药时间,严重出血时可使用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拮抗剂,必要时行介入止血治疗。
抗凝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头痛、呕血等严重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需保持维生素K摄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