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可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免疫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式确诊。血小板减少症通常由药物因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通过外周静脉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时可初步判断为血小板减少。
2. 骨髓穿刺骨髓穿刺能明确血小板生成障碍类型,检查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
3. 免疫学检查抗血小板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需结合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查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
4. 基因检测对于儿童或家族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进行MYH9、ANKRD26等基因检测,明确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亚型分类。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饮食宜选择软质易消化食物,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