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反复发作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腺样体切除、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通常与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耳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
2、鼓膜穿刺积液持续存在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穿刺引流可缓解压力,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用药预防继发感染。
3、腺样体切除腺样体肥大会压迫咽鼓管开口,与反复鼻塞流涕相关,手术切除后需定期复查鼻腔冲洗情况。
4、免疫调节免疫缺陷患儿易继发感染,表现为频繁感冒,可补充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增强剂,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家长需保持儿童鼻腔清洁,避免呛奶及二手烟刺激,急性发作期应限制游泳等水上活动,定期耳鼻喉科随访评估听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