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早期可能出现抓耳、哭闹、发热等症状,家长可通过观察行为异常、检查耳部分泌物、监测体温变化、留意听力反应等方式发现。
1、行为异常:患儿可能频繁抓挠耳朵或摇头,夜间哭闹加剧。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拒绝平躺,因卧位会加重耳部压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缓解疼痛。
2、耳部检查:家长需在光线充足处观察外耳道,若发现黄色分泌物或异味脓液,可能提示鼓膜穿孔。禁用棉签掏耳,可用生理盐水清洁耳廓周围。急性期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3、体温监测:中耳炎常伴随38℃以上发热,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出现高热时可使用退热贴配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细菌感染时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治疗。
4、听力反应:家长呼唤时孩子反应迟钝或要求调高音量,可能提示渗出性中耳炎。建议进行纯音测听检查,渗出期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积液排出。
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预防中耳炎复发,哺乳期婴儿喂奶后需竖抱拍嗝,避免奶液逆流至咽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