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主要通过补肾壮骨、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调理肝肾等方法改善症状,可配合中药内服、针灸、推拿、食疗等综合干预。
1、补肾壮骨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常用骨碎补、续断、杜仲等补肾中药,配合龟鹿二仙胶等方剂改善骨代谢。
2、活血化瘀针对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可使用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药材,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
3、健脾益气脾虚型患者适用黄芪、党参等健脾药物,辅以茯苓、白术等促进钙质吸收。
4、调理肝肾肝肾不足者常用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配合针灸肝俞、肾俞等穴位调节内分泌。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在中医治疗期间保持适度日照和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饮酒,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