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药物可通过润滑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容积性泻药等方式治疗,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药物副作用、肠道疾病、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润滑性泻药:润滑性泻药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常用药物包括液体石蜡、甘油栓剂等。液体石蜡每次5-15毫升口服,甘油栓剂每次1粒直肠给药。这类药物适用于短期缓解便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2、渗透性泻药:渗透性泻药通过增加肠道内水分软化粪便,常用药物包括聚乙二醇4000、乳果糖等。聚乙二醇4000每日10-20克口服,乳果糖每次10-15毫升口服。这类药物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刺激性泻药:刺激性泻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常用药物包括番泻叶、比沙可啶等。番泻叶每次3-6克泡水饮用,比沙可啶每次5-10毫克口服。这类药物起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功能依赖。
4、容积性泻药:容积性泻药通过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常用药物包括欧车前、甲基纤维素等。欧车前每次5-10克口服,甲基纤维素每次2-4克口服。这类药物适用于饮食纤维摄入不足的患者,需配合大量饮水。
5、肠道疾病:便秘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肠道肿瘤需手术治疗。这类情况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绿叶蔬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预防便秘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