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气血亏虚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穴位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气血亏虚可能与分娩失血、营养不足、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
1、饮食调理适量食用猪肝、红枣、枸杞等补血食材,搭配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烹饪时可选择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乌鸡汤等药膳,避免生冷油腻。脾胃虚弱者需将食材炖至软烂,少量多次进食。
2、中药调理遵医嘱使用复方阿胶浆、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等中成药。复方阿胶浆适用于产后血虚萎黄,八珍颗粒可气血双补,人参养荣丸适合气血两虚兼畏寒者。服药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
3、适度运动产后6周后从散步开始,逐渐过渡到产褥操、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日活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久蹲、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4、穴位按摩每日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穴位各3-5分钟,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按摩前需搓热双手,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度。合并恶露未尽者应避开小腹部位。
5、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连续睡眠,午间休息30分钟。夜间哺乳可采用侧卧位减少体力消耗。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穿着棉质透气衣物。
产妇需注意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哺乳前后饮用温热的红糖水或桂圆茶,避免空腹喂奶。每周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若出现持续头晕、视物模糊需及时就医。保持心情愉悦,家人应分担育儿事务,避免产妇过度劳累。产后42天需复查子宫复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