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芒果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但存在个体差异。芒果皮中的漆酚类物质是常见致敏原,过敏体质者需谨慎。
芒果皮炎属于接触性皮炎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或肿胀。症状多发生在口周、面部或手部等接触部位。多数患者因直接接触芒果皮或汁液引发过敏反应,少数可能对果肉中的蛋白质成分过敏。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首次接触可能不立即发作,反复接触后症状会逐渐加重。
儿童、既往有特应性皮炎病史者、对漆树科植物过敏的人群风险较高。部分患者可能仅对未成熟芒果过敏,成熟后致敏性降低。极少数情况下,吸入芒果花粉或加工品中的残留成分也可能导致过敏。过敏体质者即使食用去皮芒果,仍建议先进行小块皮肤测试。
出现芒果皮炎应立即停止食用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避免搔抓。轻度症状可冷敷缓解,持续红肿瘙痒需就医。过敏体质者日常应记录食物过敏史,购买芒果时戴手套处理,食用前充分清洗并去皮。若确诊芒果过敏,需注意交叉过敏反应,慎食腰果、开心果等同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