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及全身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病情轻重不一,可反复发作。
1、腹泻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大便性状多为稀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血便。腹泻症状多持续数周至数月,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主要与肠道炎症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下降、肠道蠕动加快有关。
2、黏液脓血便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大便中常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严重者可出现鲜血便。黏液脓血便的程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轻者仅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重者可出现大量血便。这与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有关。
3、腹痛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痛程度与炎症范围及严重程度相关,轻者仅有腹部不适感,重者可出现剧烈腹痛。腹痛发作时常伴有便意,排便后疼痛可减轻。
4、里急后重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排便后仍有未排尽感。这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直肠壁神经所致,患者常感觉肛门坠胀不适,频繁如厕但每次排便量不多。里急后重症状在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尤为明显。
5、全身症状中重度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低热,若出现高热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关节痛、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选择低渣、易消化、高蛋白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定期随访复查,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