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通常先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可能逐渐向近端结肠蔓延。病变范围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主要表现包括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多从直肠开始,逐渐向上延伸至乙状结肠。早期病变局限于直肠时称为直肠炎,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左半结肠甚至全结肠。内镜下可见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水肿、糜烂及浅溃疡,严重者出现假性息肉和黏膜桥。病变呈连续性分布,无跳跃性改变,这是与克罗恩病的重要鉴别点。患者可能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急性发作期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保持低渣、低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缓解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加重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