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主要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体重下降等。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可反复发作。
1、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腹泻主要由于结肠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和肠道蠕动加快引起。严重者可出现夜间腹泻,影响睡眠质量。腹泻症状可随病情活动程度波动,在疾病缓解期可能减轻或消失。
2、黏液脓血便患者排便时常带有黏液和脓血,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结肠黏膜溃疡形成后,炎症细胞渗出和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粪便中混有脓血。黏液由受损的肠黏膜分泌增多所致。便血程度可从隐血到大量鲜血不等,严重者可出现贫血。
3、腹痛多数患者有左下腹或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腹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绞痛不等,常与疾病活动度相关。腹痛主要由肠壁炎症刺激和肠管痉挛引起,严重时可伴有腹部压痛和腹胀感。
4、里急后重患者常有排便急迫感和排便不尽感,即使排便后仍感觉需要再次排便。这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敏感性增高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紊乱所致。里急后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导致患者频繁如厕。
5、体重下降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食欲减退和代谢增加,患者可出现渐进性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和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建议采用低渣、低纤维、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方式,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乳制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