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毫米×16毫米的椭圆卵泡属于成熟卵泡,质量通常较好。卵泡质量评估需结合形态、激素水平及排卵功能综合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卵泡大小、形状规则度、雌激素水平、卵泡壁厚度、黄体生成素峰值。
1、卵泡大小:
成熟卵泡直径通常为18-25毫米,20×16毫米的卵泡已达到排卵标准。卵泡过小可能发育不良,过大则可能黄素化,当前尺寸提示卵泡发育正常。
2、形状规则度:
椭圆卵泡长径与短径比值≤2比过度扁平的卵泡更理想。20×16毫米的卵泡接近圆形比值1.25,表明卵泡张力良好,卵母细胞着床位置更居中。
3、雌激素水平:
每个成熟卵泡对应血雌二醇约200-300皮克/毫升。若激素水平同步达标,说明卵泡功能健全;若雌激素偏低,即使尺寸达标也可能存在空卵泡综合征。
4、卵泡壁厚度:
优质卵泡壁应薄而均匀,超声显示透声好。过厚的卵泡壁可能影响卵母细胞排出,需结合排卵监测判断卵泡破裂能力。
5、黄体生成素峰值:
LH峰触发后36小时内排卵为正常。若卵泡持续增大不破裂,可能形成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需通过超声连续监测确认排卵情况。
备孕期间建议每日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深色蔬菜以改善卵泡膜稳定性,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熬夜保证褪黑素正常分泌。超声监测建议从月经第10天开始隔日检查,重点关注卵泡生长速度及排卵后黄体形成情况。同房时间可安排在卵泡达18毫米后隔日进行,排卵后继续补充黄体酮维持内膜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