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上出现肉坨可能由附睾囊肿、精索静脉曲张、脂肪瘤、表皮样囊肿或睾丸肿瘤引起,可通过药物、手术切除或观察随访等方式治疗。
1、附睾囊肿:
附睾囊肿是附睾部位形成的良性囊性肿物,触诊呈光滑弹性包块。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可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若囊肿增大或引发坠胀感,可考虑穿刺抽液或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
2、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丛异常扩张形成蚯蚓状团块,可能伴随阴囊坠痛。轻度患者可通过阴囊托带缓解,中重度曲张或影响生育功能时,需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或介入栓塞治疗。
3、脂肪瘤:
皮下脂肪组织增生形成的柔软包块,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直径小于2厘米的无症状脂肪瘤无需处理,若持续增大或压迫神经血管,可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剥离。
4、表皮样囊肿:
毛囊堵塞形成的角质潴留性囊肿,表面可见黑色开口。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的囊肿需完整切除囊壁以防复发,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
5、睾丸肿瘤:
睾丸实质内异常生长的硬质肿块,需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明确性质。生殖细胞肿瘤通常需根治性睾丸切除术,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日常应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摩擦患处,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局部刺激。每月自我检查睾丸形态变化,发现肿块增大、质地变硬或伴随疼痛时,需及时至泌尿外科进行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饮食注意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限制高脂饮食以降低炎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