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调整钾磷摄入、补充热量、适量饮水等方式调整饮食。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蛋白质摄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早期可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牛奶,晚期需严格限制至每日每公斤体重0.6克。避免高蛋白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减轻肾脏代谢负担。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配合复方α-酮酸片补充必需氨基酸。
2、限制钠盐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合并高血压或水肿者需进一步减至2-3克。烹饪时可用葱姜蒜、柠檬汁替代部分盐分。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
3、调整钾磷摄入血钾升高者需限制香蕉、土豆、菌菇等高钾食物,采用焯水去钾的烹饪方式。血磷异常时应减少乳制品、坚果摄入,配合碳酸钙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磷结合剂。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预防高钾血症或肾性骨病。
4、补充热量每日需保证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热量供应,以麦淀粉、藕粉等低蛋白主食为主。可适量增加植物油、糖类摄入,避免因蛋白限制导致营养不良。消瘦患者可口服肾病专用营养粉补充能量。
5、适量饮水尿量正常者每日饮水量为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出现少尿或无尿时需严格限水。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监测体重变化,24小时液体出入量差额控制在3%以内。透析患者需根据干体重调整饮水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及营养指标,配合个体化饮食方案。避免食用杨桃、槟榔等肾毒性食物,烹饪优先采用蒸煮方式。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营养科会诊制定专属膳食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