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性贫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水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性脑病等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
1、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并发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肾功能减退导致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肌重构。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功能,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等。
2、肾性贫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等。严重贫血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生活质量。治疗包括补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同时需注意是否存在铁缺乏或炎症等因素影响贫血治疗。
3、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可能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出现骨痛、骨折风险增加。治疗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咀嚼片,必要时使用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胶丸调节钙磷代谢。
4、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严重受损时,调节水电解质能力下降,易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患者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降钾。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呼吸深快、乏力,需补充碳酸氢钠片纠正。
5、尿毒症性脑病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尿毒症性脑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甚至昏迷。这与尿毒症毒素蓄积、电解质紊乱和脑血管病变有关。治疗需加强透析清除毒素,控制血压和血糖,必要时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相关并发症,严格遵循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和透析。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透析方案。戒烟限酒,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