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装修污染造成的肺癌风险需从材料选择、施工管理、通风净化三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有选用环保建材、加强施工过程防护、装修后充分通风、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等措施。
1、选用环保建材优先选择甲醛释放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板材、涂料和胶黏剂,查看产品环保认证标识。避免使用含石棉的隔音材料或放射性超标的天然石材。实木、瓷砖等低挥发材料可降低苯系物污染,水性漆比溶剂型漆更安全。购买建材时要求商家提供污染物检测报告。
2、施工过程防护切割板材等产生粉尘的工序应湿法作业,施工人员佩戴防护口罩。禁止在密闭空间进行油漆喷涂,使用环保型界面剂。装修垃圾及时清运避免二次污染,墙面基层处理时选用无毒防霉底漆。高温季节避免进行大量胶黏剂施工。
3、装修后通风完工后保持开窗通风3-6个月,安装排风扇增强空气对流。高温高湿天气可加速污染物释放,夏季通风效率更高。新家具进场后需单独通风处理,布艺制品应先清洗再使用。通风期间避免长时间滞留室内。
4、空气净化干预使用活性炭吸附剂配合空气净化器,选择CADR值适合房间面积的设备。光触媒处理可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绿植净化效果有限不能作为主要手段。净化设备需定期更换滤芯,中央空调系统应加装新风净化装置。
5、定期环境检测入住前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甲醛、苯、TVOC等指标,重点监测卧室等密闭空间。发现超标需延长通风或采取治理措施,每年复检1-2次。使用便携式检测仪日常监测时,需定期校准保证数据准确性。检测时应关闭净化设备12小时以上。
装修后至少空置3个月再入住,儿童孕妇应适当增加空置期。日常保持每天2次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有助于降低粉尘。烹饪时开启油烟机,减少高温油炸产生有害物质。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地毯等易积尘物品建议每周吸尘。出现持续性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