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引起肝腹水的部分基础疾病可能具有传染风险,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血吸虫病等。
1、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可能引起肝腹水,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治疗需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同时配合利尿剂螺内酯。
2、酒精性肝病长期酗酒导致的肝损伤不会传染,但需戒酒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药物,严重时需腹腔穿刺引流腹水。
3、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脏引发的腹水无传染性,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熊去氧胆酸为主,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4、血吸虫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具有地域性传染风险,需使用吡喹酮杀虫,晚期合并腹水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日常需低盐饮食并监测体重变化,肝硬化患者应避免摄入坚硬食物,确诊传染性肝病需做好家庭隔离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