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四种途径感染,其中性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方式。
1、性接触传播梅毒螺旋体通过性行为时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表现为硬下疳或黏膜疹,需使用苄星青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
2、母婴传播孕妇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表现为 Hutchinson 三联征,妊娠期需规范使用青霉素进行阻断治疗。
3、血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共用针具可能感染,常伴随发热和全身皮疹,确诊后需足疗程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
4、间接接触传播极少数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毛巾等感染,可能引起局部皮损,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和抗生素治疗。
日常应注意安全性行为,孕妇需做好产前筛查,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到皮肤性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