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降颅压处理、糖皮质激素辅助、并发症管理和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免疫缺陷、解剖结构异常、近期呼吸道感染及疫苗接种不足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抗生素需通过静脉给药,疗程通常持续2-3周。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脑脊液检查以评估疗效,必要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
2、降颅压处理:
患儿出现颅内压增高时需采取头高脚低位,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严重者可考虑进行脑室引流术。密切监测患儿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防止脑疝形成。
3、糖皮质激素辅助:
在抗生素使用前或同时给予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听力损害等后遗症发生率。激素疗程一般为3-5天,需注意监测血糖和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并发症管理:
常见并发症包括脑积水、癫痫发作和听力障碍。脑积水需神经外科会诊处理,癫痫发作时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听力损害需早期进行听力筛查和康复干预。
5、营养支持:
急性期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患儿康复期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蛋类和豆制品。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和听力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特别是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日常行为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