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感染或免疫异常引起的肾脏滤过单位急性损伤,常见表现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主要与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有关。
1、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性咽炎或皮肤感染后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表现为突发的茶色尿和眼睑浮肿,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苄星青霉素。
2、自身免疫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导致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出现持续蛋白尿和血尿,需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
3、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或EB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肾小球免疫损伤,伴随低热和乏力,需抗病毒治疗配合利尿剂,可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呋塞米。
4、遗传因素补体系统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球膜增生性改变,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反复血尿,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肾功能,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
发病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尿量,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患者出现少尿或血压升高时家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