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呼吸困难可通过吸氧、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方式缓解。肺栓塞通常由深静脉血栓脱落、手术创伤、长期卧床、肿瘤、遗传性凝血异常等原因引起。
1、吸氧支持: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时,吸氧是首要措施。通过鼻导管或面罩提供高浓度氧气,可改善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急促症状。对于严重缺氧者,可能需要使用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2、抗凝治疗:抗凝药物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皮下注射40mg每日一次、华法林口服2.5mg每日一次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口服15mg每日两次。抗凝治疗需持续3-6个月,以预防血栓复发。
3、溶栓治疗:对于大面积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注射100mg持续2小时和尿激酶静脉注射4400U/kg持续12小时。溶栓治疗需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效果最佳。
4、手术取栓:对于抗凝和溶栓治疗无效的高危肺栓塞患者,需考虑手术取栓。手术方式包括经皮导管取栓和开胸取栓。经皮导管取栓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插入导管,直接取出肺动脉内血栓。开胸取栓适用于血栓位于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的情况。
5、预防复发:肺栓塞患者需长期预防复发。除抗凝治疗外,还需穿弹力袜、避免久坐久站、定期活动下肢。对于存在遗传性凝血异常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必要时进行终身抗凝治疗。
肺栓塞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避免高脂肪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监测抗凝药物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