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局部起包可能由疫苗正常反应、局部感染、过敏反应、接种技术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红肿、硬结、脓疱、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 疫苗反应:卡介苗接种后2-4周出现直径5-10毫米的红肿硬结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家长无须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搔抓或热敷。
2. 局部感染:家长需注意若接种部位出现超过15毫米的化脓溃烂,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需就医进行创面消毒,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3. 过敏反应:少数宝宝对疫苗成分过敏可导致局部荨麻疹或全身皮疹,家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
4. 接种操作:进针过深或注射量不准可能导致异常肿块,家长发现接种处持续肿大超过2个月时,应带宝宝至结核病专科医院排除淋巴结结核可能。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接种部位变化,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在患处进行任何药物涂抹,若出现发热或肿块直径超过3厘米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