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湿热、脾湿的区分主要依据病因、症状特点和舌脉表现,常见于中医辨证中的湿邪致病类型。
1. 寒湿:寒湿多因外感寒邪或饮食生冷导致,表现为畏寒肢冷、关节酸痛、腹泻清稀、舌苔白腻。治疗需温阳化湿,可选用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水、五苓散等药物。
2. 湿热:湿热常由暑湿侵袭或过食辛辣引起,症状见身热不扬、口苦黏腻、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治疗宜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三仁汤等药物。
3. 脾湿:脾湿多因脾虚运化失常所致,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体胖大。治疗需健脾化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平胃散等药物。
日常需避免潮湿环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