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月经量少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但需排除子宫病变等病理原因。
1、卵巢功能减退女性40岁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变薄,月经量减少。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
2、内分泌变化压力过大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紊乱会影响月经量。可通过调节情绪、保证睡眠改善,必要时需检查甲状腺功能。
3、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疾病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常伴有痛经或周期紊乱。需通过B超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益母草颗粒等药物。
4、其他因素过度节食、贫血或服用避孕药等也可能影响月经量。建议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铁剂,避免长期服用影响激素的药物。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保持适度运动,饮食中可增加红枣、枸杞等补血食材,若月经量持续减少或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