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或行为异常。
1、病因分类癫痫可分为特发性与症状性两类。特发性癫痫多与遗传因素相关,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症状性癫痫则由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明确病因导致。部分患者可能因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围产期因素发病。
2、发作类型全面性发作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伴全身强直阵挛,部分性发作则局限于单侧肢体或面部抽搐。特殊类型包括失神发作(短暂愣神)、肌阵挛发作(肌肉闪电样抽动)等。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30秒至2分钟,超过5分钟需警惕癫痫持续状态。
3、诊断方法脑电图是核心检查手段,可捕捉异常放电波;视频脑电图能同步记录发作表现。头颅CT或MRI用于排查结构性病变,必要时需进行基因检测或脑脊液检查。详细病史采集需包括发作前诱因、先兆症状及发作后表现。
4、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为首选,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需根据发作类型个体化选择。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迷走神经刺激术或致痫灶切除术。生酮饮食对儿童难治性癫痫可能有效。
5、日常管理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因。发作时需保护头部防止外伤,松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建议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妊娠期女性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
癫痫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避免咖啡因及刺激性食物。规律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但需避免潜水、攀岩等高风险活动。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记录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发作视频资料。社会支持与心理疏导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