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不规则出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凝血功能障碍三个主要原因引起。
1、内分泌失调:
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等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子宫内膜异常脱落。常见于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2、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会破坏宫腔环境。肌瘤压迫内膜或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均可引发出血,常伴有经期延长、痛经等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镜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3、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机制。除子宫出血外,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全身症状。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严重者需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内分泌水平,建议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促进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减重,体重波动超过10%可能干扰月经周期。围绝经期女性可适当补充大豆异黄酮,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出现持续出血超过7天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1片以上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