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后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 失血性休克产后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症状。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输血补液,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休克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性损伤。
2. 贫血产后出血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引发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轻度贫血可通过饮食补充铁剂和蛋白质改善,中重度贫血需静脉输注蔗糖铁注射液或输血治疗。长期贫血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增加产褥感染风险。
3. 凝血功能障碍大量失血会消耗凝血因子,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皮肤瘀斑、针眼渗血、阴道持续流血等。需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同时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加重出血形成恶性循环。4.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出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肝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器官衰竭。需进行重症监护治疗,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手段。器官功能损伤的恢复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5. 席汉综合征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紊乱,表现为闭经、畏寒、低血压等症状。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氢化可的松片等激素替代治疗,此类损伤通常不可逆。
产后24小时内需密切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和子宫收缩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医。恢复期应保证高蛋白、高铁饮食,适量补充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子宫恢复情况,遵医嘱使用益母草胶囊等促进子宫复旧的药物。出现头晕加重、阴道流血突然增多等情况需及时返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