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做脑电图检查主要用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脑电图能记录大脑异常放电,是癫痫诊断的核心依据,主要有辅助确诊癫痫类型鉴别、定位病灶区域、监测治疗效果、评估手术适应症、预测发作风险等作用。
1、辅助确诊脑电图可捕捉到特征性棘波、尖波等异常放电,帮助区分癫痫发作与非癫痫性事件。约半数患者在首次常规脑电图检查中即可发现异常,配合视频监测或动态脑电图可提高检出率。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阳性脑电图结果能为诊断提供关键支持。
2、类型鉴别不同癫痫综合征具有特定的脑电图模式,如失神发作可见3Hz棘慢波综合,婴儿痉挛症表现为高度失律。通过分析放电部位、频率和扩散方式,可区分全面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这对选择抗癫痫药物有重要指导价值。
3、病灶定位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高密度脑电图或颅内电极监测能精确定位致痫灶,表现为局灶性持续性慢波或高频振荡。术前评估中结合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性,避免损伤重要功能区。
4、疗效监测定期脑电图复查能客观评估抗癫痫药物效果,放电频率减少提示治疗有效。若临床发作控制但脑电图持续异常,可能需调整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停药前需确认脑电图恢复正常,以降低复发风险。
5、风险预测某些脑电图特征如广泛性痫样放电、睡眠中电持续状态,可能提示较高复发概率。对热性惊厥患儿或脑损伤患者,异常脑电图结果有助于预判未来癫痫发生风险,便于早期干预。
癫痫患者检查前应保持正常睡眠,避免空腹。检查时需配合睁闭眼、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必要时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日常需规律服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脑电图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发作期间家属应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及表现,为诊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