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主要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散风清热、抗菌消炎、降血压等作用。菊花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1、清热解毒菊花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能帮助清除体内热毒。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头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使用。咽喉肿痛者可泡菊花茶含漱,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2、平肝明目菊花中的木犀草素等成分具有保护视神经的作用。对肝阳上亢导致的目赤涩痛、视物模糊有改善效果,可配伍枸杞煎汤代茶饮。长期用眼过度人群可用菊花蒸汽熏眼,但青光眼患者需遵医嘱。
3、散风清热菊花能疏散风热邪气,对风热型偏头痛、鼻塞流黄涕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可配合桑叶制成桑菊饮,风寒头痛者不宜使用。现代研究显示其挥发油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过敏反应。
4、抗菌消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皮肤疖肿可用菊花煎液外洗,配合野菊花效果更佳。但皮肤溃烂处禁用,过敏体质者需先做皮试。
5、降血压菊花中的菊苷成分能扩张外周血管,对早期高血压有辅助调节作用。可配伍决明子代茶饮,低血压人群不宜长期服用。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变化,不能替代降压药物。
菊花可制成茶饮、煎汤或外洗使用,建议每日干品用量3-10克。体质虚寒者应配伍红枣或枸杞,避免空腹饮用。服用降压药或抗凝药物者需咨询医师。新鲜菊花可能含寄生虫卵,须充分清洗后使用。出现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症状持续需就医。保存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