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抗菌消炎等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疮痈肿毒等症状的辅助治疗。野菊花的主要功效有疏散风热、清肝泻火、解毒消肿、抑制细菌、缓解头痛。
1、疏散风热野菊花性微寒,归肺经和肝经,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能促进汗液分泌,帮助散热。风热感冒初期可用野菊花配伍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但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
2、清肝泻火野菊花中的菊苷等成分能清泄肝火,改善肝阳上亢导致的目赤涩痛、视物模糊。长期用眼过度出现眼睛干涩时,可用野菊花煎汤熏洗眼部。肝火旺盛者还可能伴随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等症状。
3、解毒消肿野菊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敷可缓解疖肿、丹毒等皮肤感染。新鲜野菊花捣烂后敷于患处,或配合蒲公英等草药煎汤外洗。皮肤溃烂者需避免直接接触,防止继发感染。
4、抑制细菌野菊花提取物对多种呼吸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绿原酸等成分能减轻支气管炎症。慢性咽炎患者可用野菊花与胖大海泡水含漱,但细菌性肺炎等严重感染仍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5、缓解头痛野菊花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肝阳型偏头痛。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可用野菊花配伍钩藤代茶饮。持续剧烈头痛或伴随呕吐需排查脑血管病变,不可单纯依赖草药缓解。
使用野菊花时建议选择无污染来源,脾胃虚寒者应配伍生姜或大枣调和药性。鲜品每日用量不超过30克,干品以5-10克为宜,连续服用不宜超过2周。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需停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野菊花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