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通过多饮水、抗生素治疗、碱化尿液、中药辅助、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多饮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每日摄入超过2000毫升水分。可选择淡茶、温开水等温和饮品,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细菌滞留时间。
2、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使用需完成全程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3、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钾颗粒可提高尿液pH值,缓解排尿灼痛症状。碱化尿液能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繁殖,但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柑橘类水果也有轻度碱化作用,可适量食用。
4、中药辅助中药如八正散、三金片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可改善尿频尿急症状。车前草、金钱草等草药煎水代茶饮也有辅助作用。使用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5、预防复发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避免憋尿等习惯可降低复发风险。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防御力。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功能缺陷。
尿路感染患者日常应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如猕猴桃、西蓝花等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可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肾盂肾炎等并发症。愈后定期复查尿常规,建立排尿日记监测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