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厘米的结肠息肉属于较大息肉,通常建议切除处理。结肠息肉的大小与癌变风险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息肉病理类型、生长速度、表面形态等。
结肠息肉直径超过5毫米即存在潜在风险,1厘米的息肉癌变概率明显增高。这类息肉在内镜下常表现为表面分叶或不规则,部分可能伴有充血或糜烂。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若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在3-6个月内复查确认切除效果。
极少数情况下,1厘米息肉可能已发生黏膜下层浸润。这类息肉通常质地脆硬、基底宽大,内镜下可见明显血管增生。对于疑似恶变的息肉,需追加腹部CT或超声内镜检查评估浸润深度,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部分遗传性息肉病患者的1厘米息肉可能进展更快,需更密切随访。
建议发现1厘米结肠息肉后完善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制定后续随访方案。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戒烟限酒。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有息肉病史者需严格遵医嘱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