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值15属于中度偏高,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溶血性黄疸通常由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缺陷或感染等因素引起,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可能增加胆红素脑病风险。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胆红素值15mg/dL时,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嗜睡或喂养困难等症状。此时需通过蓝光治疗降低胆红素,严重时需进行换血疗法。母乳喂养者需评估是否需暂停母乳,同时监测胆红素变化趋势。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警惕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系统的潜在损害。
若胆红素值15mg/dL伴随发热、抽搐或肌张力异常,提示可能已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这种情况需立即住院治疗,除强化光疗外可能需联合人血白蛋白输注。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导致的溶血,还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
保持新生儿充足喂养有助于胆红素排泄,每日哺乳次数应达到8-12次。避免穿戴黄色衣物干扰黄疸观察,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大便颜色变浅,需排除胆汁淤积性肝病。所有干预措施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