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护理方法包括及时就医、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其病因与妊娠期激素变化、代谢异常及遗传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药物、饮食调整和密切监测,预防并发症。
1、及时就医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护理的首要步骤。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可能危及母婴生命,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保肝、降酶、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必要时终止妊娠以保障安全。
2、营养支持在护理中至关重要。患者需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原则,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可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搭配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确保营养均衡。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和维生素。
3、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常因病情严重和胎儿安全感到压力,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关怀和支持,帮助其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4、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是护理的关键。定期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观察有无黄疸、腹水、出血倾向等症状。若病情恶化,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室。
5、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重要目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易并发肝衰竭、肾功能损害、感染等,需加强监测和干预。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风险。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护理需综合医疗、营养和心理支持,及时就医、科学饮食、密切监测和预防并发症是核心措施。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关注病情变化,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