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常发生在妊娠35周后。
1、病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2、症状: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随后可出现黄疸、右上腹疼痛、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
3、诊断:主要通过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需要与其他妊娠期肝病鉴别。
4、治疗:确诊后需要立即终止妊娠,进行支持治疗,包括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进展迅速,孕妇及家属应提高警惕,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产后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