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和肛裂长期不愈可能与不良排便习惯、局部感染、肛门括约肌痉挛、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需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手术干预改善症状。
1、不良排便习惯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导致肛门压力增加,加重痔疮和肛裂。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麦纤维素颗粒、开塞露等药物辅助排便。
2、局部感染肛周细菌感染可能延缓创面愈合。表现为红肿渗液、疼痛加剧。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温水坐浴,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抗感染药物。
3、肛门括约肌痉挛肛裂患者常伴肛门括约肌过度收缩,形成恶性循环。可采用硝酸甘油软膏、地尔硫卓软膏等缓解痉挛,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肌肉协调性。
4、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引发肛门狭窄或肛瘘。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肛门成形术、肛裂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典型症状包括排便困难、肛门瘢痕形成。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便后清洁使用温水冲洗,久坐时垫软质坐垫减轻肛门压力。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建议肛肠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