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咯血可通过保持安静休息、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咯血通常由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栓塞、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
1、保持安静休息老年人咯血时需要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半卧位,避免血液倒流引起窒息。家属应协助清除口腔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情绪紧张可能加重出血,需安抚患者并避免剧烈咳嗽。若出血量少且无呼吸困难,可暂时观察。但任何咯血情况均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
2、调整饮食急性期应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热食刺激血管扩张。恢复期选择高蛋白、高铁食物如瘦肉粥、猪肝泥,补充造血原料。禁止辛辣、坚硬食物,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物理刺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呼吸道湿润。长期吸烟者需严格戒烟。
3、药物治疗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可收缩肺小动脉减少出血,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对于感染性咯血,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炎症。药物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警惕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副作用。肺结核患者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4、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适用于大咯血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通过介入手术栓塞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术前需完成胸部CT血管成像定位出血灶,术后卧床24小时观察有无脊髓缺血等并发症。该方法止血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存在血管再通导致复发出血的情况。
5、外科手术对局限性病变如肺癌、支气管扩张可行肺叶切除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储备。急诊手术适用于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毫升或存在窒息风险者。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不张、胸腔感染等并发症。高龄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耐受性。
老年人咯血后需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原发病进展。居家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遵医嘱服用止血药物期间观察大便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记录每日咯血量及颜色变化,复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出现心悸、晕厥等失血表现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