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肛瘘可能由肛周脓肿、克罗恩病、结核感染、外伤或手术损伤、直肠肛管肿瘤等原因引起。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周围组织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通常伴随疼痛、分泌物等症状。
1、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肛瘘最常见的病因,多因肛腺感染导致局部化脓。女性因生理结构特殊,肛腺分布密集,更易发生感染。初期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脓肿破溃后可能形成肛瘘。治疗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
2、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属于慢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当病变侵犯肛周时,可能引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常伴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肛瘘分泌物多为脓血性。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者需肛瘘挂线术治疗。
3、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肛管可导致结核性肛瘘,多继发于肺结核。瘘管分泌物稀薄脓液,可能低热盗汗。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需规范抗结核,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联合用药,疗程6-9个月。合并脓肿时需手术清创。
4、外伤或手术损伤分娩时会阴撕裂、肛肠手术并发症等可能损伤肛管,继发感染形成肛瘘。表现为创口长期不愈伴渗液。需二次清创缝合,配合康复新液湿敷,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5、直肠肛管肿瘤直肠癌、肛管癌等恶性肿瘤浸润可能形成恶性肛瘘,分泌物带血恶臭。需通过肠镜活检确诊,治疗以肿瘤根治术为主,辅以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女性日常应注意会阴卫生,避免久坐压迫肛周。出现肛周肿痛、渗液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术后保持大便通畅,可温水坐浴促进愈合。饮食宜清淡,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减少辛辣刺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复杂性肛瘘需长期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