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预防房颤需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监测实现。主要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运动、管理体重及定期心电图检查。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房颤的重要诱因。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将收缩压维持在140毫米汞柱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每升以内。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或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合并冠心病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
2、限制刺激物质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相当于50度白酒50毫升。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克以内,约两杯现磨咖啡。吸烟者应逐步减量直至戒烟,尼古丁贴片可帮助缓解戒断症状。浓茶、功能饮料等含咖啡因饮品也需限制。
3、适度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至70%范围内。太极拳和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适合关节退变者,可改善心肺功能而不增加心脏负荷。
4、维持标准体重通过体质指数监测体重,建议维持在18.5-23.9千克每平方米。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食用三文鱼或鳕鱼2-3次,补充ω-3脂肪酸。
5、定期心脏评估每年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期发现阵发性房颤。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需做多导睡眠监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降低房颤复发率。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时及时检查电解质和甲状腺功能。
老年人应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钾镁,每日摄入香蕉1根或菠菜200克。避免突然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家属需协助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陪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