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等情况。急腹症通常由腹腔内脏器炎症、梗阻、穿孔或血管病变引起,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的常见类型,可能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早期可通过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若进展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需禁食并配合胃肠减压。
2、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多因胆囊结石嵌顿导致胆汁淤积继发感染,典型症状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壁增厚。轻症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严重者需行胆囊造瘘术或胆囊切除术。发作期需严格低脂饮食。
3、肠梗阻肠梗阻由肠粘连、肿瘤或粪石堵塞引起,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及肠型蠕动波。需通过胃肠减压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机械性梗阻需手术解除梗阻因素。治疗期间需禁食水,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与胆道疾病或酗酒相关,出现上腹持续性剧痛伴血淀粉酶升高。轻症需禁食并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胰酶分泌,重症需用注射用乌司他丁进行血液净化。发病后需绝对禁食,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
5、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突发刀割样腹痛伴板状腹,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需紧急行穿孔修补术,术前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预防感染。术后需持续胃肠减压,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急腹症患者均需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按压腹部。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采取半卧位减轻腹痛。所有疑似急腹症均需急诊就医,转运过程中避免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恢复期应遵循从流食、半流食到普食的渐进饮食原则,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