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越量越低可能与测量误差、体位变化、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病理性低血压。
测量时袖带过松或未对准肱动脉可能导致读数偏低,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保持袖带与心脏平齐。餐后1小时内测量可能因血液集中于胃肠而出现暂时性下降,清晨起床后未充分活动也可能因基础代谢率低导致数值偏低。部分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若未遵医嘱调整剂量,可能引发药物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晕伴测量值递减。
持续性血压下降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会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引发进行性血压降低并伴有皮肤色素沉着。严重感染引发的脓毒血症早期可能出现代偿性血压波动,后期则呈现不可逆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到立位时收缩压可骤降超过20毫米汞柱。
建议规范测量血压:固定每日早晚各测1次,测量前静坐5分钟,双腿不交叉,袖带与裸露上臂紧密贴合。发现血压持续低于90/60毫米汞柱或伴随视物模糊、晕厥时,应及时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等继发因素。日常可适当增加淡盐水摄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遵医嘱调整利尿剂等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