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糖范围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每升。血糖监测需结合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结果,不同生理状态或检测方法可能影响数值。
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的测量值,健康成年人通常维持在3.9-5.6毫摩尔每升。妊娠期女性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值反映胰岛素调节能力,非糖尿病患者餐后峰值多出现在60-90分钟,但2小时应回落至7.8毫摩尔每升以下。指尖血与静脉血浆血糖存在差异,家用血糖仪检测结果可能比静脉血低10%-15%,异常结果需医疗机构复核。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标准,但空腹不宜超过7.0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不宜超过11.1毫摩尔每升。血糖波动受饮食结构、运动强度、应激状态和药物使用等多因素影响,单次异常需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等长期指标综合判断。
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主食中粗粮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烹饪时减少油脂用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定期体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出现多饮多尿、体重骤降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血糖监测日志,记录空腹、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值,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