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急性肠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休息。
1、急性肠炎的症状
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和腹泻,通常伴随恶心、呕吐和发热。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泻可能为水样便或黏液便,严重时可能带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和脱水症状。
2、急性肠炎的原因
急性肠炎通常由感染引起,包括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过敏反应以及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导致急性肠炎。
3、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寄生虫感染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
- 饮食调整:发病初期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稀粥,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面条。
- 休息与补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腹泻严重时需补充电解质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4、就医建议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严重脱水、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急性肠炎虽然常见,但及时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用药、调整饮食和休息,大多数患者可在数天内恢复。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