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便流血可能与痔疮、肛裂、产道损伤等因素有关。
痔疮是产后大便流血的常见原因,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形成痔疮。分娩时用力屏气也会加重痔疮症状,表现为排便时出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肛裂多因产后便秘导致,干硬粪便通过肛门时造成机械性损伤,形成小裂口,排便时会有撕裂样疼痛和少量出血。产道损伤多见于分娩过程中会阴撕裂或侧切伤口未完全愈合,排便时受到牵拉导致出血,通常伴有会阴部疼痛。
产后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每日适量饮水,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提肛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出血持续或伴随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