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肿可通过控制血糖、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肿。糖尿病脚肿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静脉回流障碍、淋巴回流障碍、感染、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加重脚部水肿。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低糖饮食,避免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
2、抬高下肢平卧时将双脚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每日可进行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动,每隔1小时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穿戴弹力袜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可提供梯度压力,改善静脉瓣膜功能。选择过膝款弹力袜,晨起前穿戴,睡前脱下。初次使用应从低压开始适应,避免过紧影响动脉供血。
4、药物治疗针对静脉功能不全可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呋塞米片利尿消肿。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胶囊抗感染。神经性水肿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5、手术治疗严重静脉曲张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淋巴水肿可考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合并糖尿病足溃疡时需清创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术后需加强血糖管理预防伤口感染。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双脚皮肤状况,选择圆头宽松鞋袜避免摩擦。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水温不超过37℃。避免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定期进行下肢动脉超声和神经病变筛查,出现皮肤破损、发黑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有助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