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可通过皮肤保湿、调整透析方案、药物治疗、光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尿毒症瘙痒通常与毒素蓄积、钙磷代谢紊乱、皮肤干燥、周围神经病变、心理因素等有关。
1、皮肤保湿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乳涂抹全身,每日重复进行。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洗澡,水温控制在40℃以下。皮肤干燥会加重瘙痒症状,保湿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可选择凡士林软膏、维生素E乳等剂型。
2、调整透析方案充分透析有助于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可考虑改用高通量透析器或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尿毒症瘙痒与β2微球蛋白等毒素沉积相关,优化透析剂量和频率能改善症状。需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3、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性瘙痒,或口服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严重者可短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药物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使用经肾脏代谢的扑尔敏片等药物。
4、窄谱UVB光疗每周进行2-3次紫外线B波段照射,可抑制皮肤炎症反应。光疗对顽固性尿毒症瘙痒有效,但需注意防晒。治疗期间需监测皮肤是否出现红斑等不良反应。
5、心理疏导瘙痒常导致焦虑抑郁,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如正念冥想有助于减轻症状感知。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患者因搔抓导致皮肤感染。
尿毒症患者日常需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摄入,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修剪指甲避免抓伤。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及时向医生反馈瘙痒程度变化。若出现皮肤破溃、发热需警惕感染,应立即就医。